无论你承认无否,交易者追求的很多东西是永远也无法真正得到的。 —— 金融帝国
如果我们能够每年获得40%的收益率,那么7年后资产就增长了10倍以上,20年以后资产就增长了将近1000倍。如果半年能够获利40%的话,那么10年后资产就能增长将近1000倍,而20年就能增长1000000倍。
年收益40%相当于每月平均获利2.8%,这是够低的收益率了。但如果你能够将这种微小的月收益保持20年的话,那么10万元的初始资金也能够变成一个亿!而如果你能够每年将资金增长100%,那么10万元的初始资金20年后能够变成1000个亿。要知道每年100%的收益率,只相当于每月6%的收益!
在我看来,20年1000倍的投资收益理论上来讲是可行的,但无论如何20年100万倍的投资收益是绝不可能的。那么由此可以得知,一年超过1倍的收益如果能够稳定的话,那么就能产生绝对不可能出现的“市场怪物”。由此可知,一年超过1倍收益率的交易方法,必然是不稳定的!要知道一年1倍的收益率只相当于 6%的月收益,那么每月能够产生超过6%收益率的交易方法同样是不稳定的。
衡量获利速度的快慢有三个指标:正确率、赔率、交易周期。从“超市效应”中我们可以得知,正确率同赔率是互损的。即使全部交易环节都采用随机操作,那么正确率与赔率的乘积应该等于50%。如果我们能够通过任何交易技术将期望收益略微的提高,那么我们就可以具备期望收益优势。而这种期望收益优势在反复的操作中被不断的叠加,那么就能产生真实的钞票。如果这种操作周期足够短的话,那么就可能在短时间内创造出惊人的利润!而这种惊人的利润在长期的复利效应下,就能产生根本不可能出现的“市场怪物”。
如果站在市场怪物不可能存在的前提下,那么越短的交易周期,就必然会使期望收益降得越低。同时我们略微的期望收益优势,还会被交易成本所大量吞没。但这与事实并不相符,我们可以轻松找到短线快速获利的案例。那么结论就只能是获利速度与稳定性是互损!而稳定性说明什么呢?稳定性可以理解为交易结果与理论值的方差,或者是期望收益未来可能变化的幅度。在我看来,稳定性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参数。他是决定着交易者生死存亡的问题,稳定性差意味着被扫地出门的可能性更大。即使期望收益是正值,但只要交易结果方差足够大的话,我们照样可能血本无归。如果说,交易者第一目标为“不亡”,那么我们就必须追求稳定性!
提高稳定性就必须降低获利速度,也就是说在期望收益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操作周期。如果是期货市场的话,那么上面的说法还忽略了一个问题,那就是仓位!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,越重的仓位就能产生越大的获利速度。期望收益是每位交易者所追求的,那么交易者的陷阱就只剩下重仓与短线!
如果我对一位交易者说,我正在开发一种能够在未来20年后将10万元变成一个亿的交易系统。那么这位交易者通常会认为我的欲望太高了,甚至认为我是在做一个不可能成功的系统。有意思的是,也许这位交易者认为自己的目标很保守,只不过想通过日内操作来实现每周2.8%的收益。按照这种逻辑,他认为每周获利 2.8%比20年获利1000倍更容易!要知道,只要这位交易者能过在市场上活20年,那么他贡献的手续费已经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了。如果再加上移滑差价等交易成本,那么每周获利2.8%所需要的技术水平要数百倍于我。
我与很多人讲,我在交易事业上的“十年大计”时,他们都说我太贪了。但有意思的是,我的交易技术很粗旷,而更多的人都追求很多精确的交易技术。我保守的计算了一下,如果大多数人追求的交易技术能够实现的话,那么他将10万元变成一个亿最多用五年。我是说,更多的交易者对于交易技术的要求同对交易战绩的要求,简直就是一天一地!没错,对于交易技术而言,更多的人都觉得我不思进取;但对于交易目标而言,更多的人都觉得我异想天开。而在我看来,他们追求的交易技术,是永远都不可能达到的幻觉!
很多交易者对于交易技术的选择,都抱着一种“射箭”的思维。无论我们最终能够射中几环,我们都要瞄准“十环”。事实上,交易根本就不是这样。如果我想射中 “五环”,那么我就应该选择能够达到“五环”的交易技术。并且追求更高的稳定性,而最大程度的保证我能够达到这个目标。相信我,交易是一门“舍”的艺术。当我放弃了射中“十环”的可能性时,我选择射中“五环”的技术就有更大的稳定性。
相信我,对于交易技术而言只有“可行”或“不可行”两种状态。当你准备使用一种交易技术时,可以先计算一下成功后能够带来多大的利润。如果这种利润都让你绝对不可思议的话,那么就不要在这种交易技术上过多的浪费时间。当你知道利润是不可能实现、而收入又是巨大的时候,那么只可能是有更大的成本隐含在其中。如果你连成本是什么都不知道,那么使用这种交易技术无异于自杀!